EN

【十堰晚报】雪地这样行走才安全

撰写时间:2024-02-05     资料来源:十堰晚报

雨雪冰冻天气扭伤骨折患者增多,专家提醒:雪地这样行走才安全

连日来我市普降大雪,朋友圈被各种玩雪场景刷屏。“下雪天,道路湿滑,容易摔倒。这几天,因下雪造成的骨折、扭伤患者增多。”西苑医院外科主治医师郝亮提醒市民,在享受雪景的同时,别忽略脚下安全。■记者 韩玉砚特约记者 方金柱

雪地行走 切莫双手插兜

“下雪后气温骤降,大家走路时习惯性地双手插兜,这样摔倒后很容易受伤。如果调整走路姿势,摔倒的概率会大幅减少。”郝亮建议,雪地里可以参考企鹅行走的样子,双手伸出,双脚呈外八字,膝关节微屈,降低重心,双脚贴地小步前行。

他建议,大雪冰冻天气,尽量减少户外活动。如果出行应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。准备好一双棉手套,可以有效防止滑倒时手部过度用力导致受伤。穿能支撑踝部、鞋底防滑的高帮鞋,或者凹凸不平的齿轮底防滑鞋,这样防滑效果更好。如果不小心摔倒,建议赶快下蹲,降低身体的重心,减少滑倒时的冲击力。

“避免在大理石、瓷砖、冰面等光滑路面上行走,薄薄的一层雪以及反光的雪路也尽量不要踩。”郝亮提醒,在雪地行走,要踩实踩稳,不要提重物。路上千万不要做分散注意力的事情,如看手机、聊天等。

老人下雪 化雪时尽量不外出

“下雪、化雪期间,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外出,尤其老人和孩子,非必要不外出。”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董进先介绍,老年人的骨脆性增加,容易发生骨折。如果实在需要外出,一定要穿防滑的鞋,最好在家人的陪同下外出,小心慢行,避开湿滑路面及障碍物,也可以根据身体情况,使用拐杖等辅助器械防止摔倒。

“万一摔倒,用手撑地。”董进先说,相比臀部着地或一侧身体着地,用手撑地给人体造成的伤害以及治疗难度要小得多。用手撑地,损伤的往往是腕关节,导致尺骨远端或桡骨远端骨折。这种手臂骨折不需要卧床,康复训练相对比较容易,较少发生致命的并发症。

臀部着地或一侧身体着地,很容易导致髋部骨折或椎体压缩性骨折,使得老人翻身和起坐受限。一旦长期卧床,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感染、泌尿系统感染、深静脉血栓和压疮等有可能危及生命的并发症。

小孩玩雪前做好热身运动

“小孩在雪地里打雪仗,要防止因奔跑过快而滑倒摔伤。”西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吕勇说,家长要给小孩准备好防滑保暖装备,重点保护好手、脚、膝、髋等容易受伤的部位。

尽量选择鞋底沟纹深的鞋子,增强与路面的摩擦力。戴手套、护膝、帽子、脖套等保暖装备。“不要戴长围巾,打雪仗时跑来跑去,小孩容易被长围巾绊倒发生摔伤、骨折等意外事故。”

吕勇提醒,孩子在玩雪前,可以先活动手指,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,促进血液循环,避免冻伤。最好选择和同龄孩子一起打雪仗,防止大孩子因为力度过猛误伤小孩,同时不要追逐互推,防止摔倒受伤。

吕勇说,小孩玩雪时间一定要控制好,玩一会儿歇一会儿,时间过长,容易冻伤。此外,要及时把身上的汗擦干净,防止受凉感冒。弄湿的衣服、裤子、袜子、鞋子,也要及时更换。

Copyright © 2024 版权所有:十堰市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医院 鄂ICP备    鄂公网安备技术支持:十堰政府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