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室文化:规范 实干 博学 上进
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麻醉手术中心,其组织结构是麻醉手术中心和麻醉疼痛研究所。
麻醉手术中心现拥有信息化层流手术室8间,麻醉后复苏床位4张,常规开展胸外、脑外、小儿外、普外、泌外、骨科、妇产、五官以及
各种微创手术等,擅长疑难危重症患者的麻醉诊治及救护。现有医护人员23人,医师团队:高级职称4人,中级职称3人,初级职称1人,其中博士1人,在读博士1人,硕士1人;护理团队:高级职称2人,初中级职称12人。
本科室人才梯队合理、设施设备齐全、物流系统完善、信息化技术国内领先,目前,引入了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系统,打造了将床旁呼吸机、麻醉机、多参数生命监护仪、自动靶控输注泵等数据集成于中央监护平台,可以随时随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,实现了急诊科、麻醉手术中心及重症医学部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,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远程诊疗,为院区打造了一支安全高效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团队。智能化轨道、气动及机器人物流传输系统,实现了物资、药品、标本等自动化传输;转运监护仪、转运呼吸机、纤维支气管镜、可视喉镜、脑功能监测仪、闭环式肌肉松弛监测仪、便携式及移动超声检测仪、手术间恒温箱与药品冷藏柜标准化配置等,确保了患者安全舒适的度过围术期。
在临床医疗方面,始终以医疗质量为核心,科学管理为纽带,建立并完善了安全高效的临床麻醉管理及手术分级护理制度。近年来,麻醉手术中心积极开展围术期镇痛项目,采用多模式、个体化镇痛方案,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疼痛管理服务。为实施舒适化医疗,满足社会新需求,同时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检查、无痛纤支镜检查、无痛人工流产、无痛宫腔镜麻醉、无痛分娩麻醉等项目,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。为确保病人安全,适应外科发展,本科室注重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引进与应用,先后开展了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、纤支镜引导下双腔气管导管定位、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及动静脉穿刺技术、有创血流动力学及脑功能监测、TCI等多项临床麻醉新技术。武当山院区新开设麻醉后复苏室,所有手术后患者均安全转入人麻醉复苏室,进行平稳苏醒,加快了手术周转率。重症医学部紧临手术室,大大降低了疑难危重患者术后转运途中的风险,确保患者安全。
在科研方面,柯昌斌主任带领的麻醉疼痛研究团队,正致力于开展疼痛机制、转基因及神经科学的前沿技术的研究,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及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。近5年来,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共39篇,其中SCI收录11篇。科室注重将科研转化应用,利用专业的技术为睡眠障碍和顽固性疼痛患者带来福音。
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,麻醉手术中心将充分利用学科优势,积极开拓创新,塑造自主品牌,努力倡导“安全、优质、高效、舒适”的围术期医学,积极参加院内外危重病人的抢救,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